大紀元 - 24小時全球新聞滾動
大紀元, 全球中文綜合網站 - 新聞, 媒體, 中國, 大陸, 台灣, 香港, 澳門, 北美, 國際, 評論, 體育, 娛樂, 財經, 科技, 生活, 健康, 美食, 文化, 文摘, 圖片, 等等。
組圖:馬英九:紀念抗戰在記取教訓非誇耀戰勝
http://www.epochtimes.com/b5/15/7/3/n4472184.htm
Jul 3rd 2015, 18:28
【大紀元7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欣憓台北3日電)總統馬英九今天表示,紀念對日抗戰勝利,希望防止戰爭,不是誇耀中華民國是戰勝國,侵略錯誤或許可以淡忘,但歷史真相不能遺忘。
馬總統今天下午出席「烽火浮生錄:抗戰勝利70週年的另一頁歷史照片展」暨「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0週年-蔣渭水先生紀念展」開幕典禮。
總統致詞表示,對日抗戰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死傷最多、影響最深的民族禦侮聖戰,和日本準備幾十年相比,當時中國根本沒有準備好。
總統馬英九(圖)3日出席「烽火浮生錄:抗戰勝利70 週年的另一頁歷史照片巡迴展」開幕典禮並致詞。(中央社)
馬總統說,侵略錯誤或許可以淡忘,但歷史真相絕對不能遺忘,遺忘歷史可能會出現同樣錯誤。紀念抗戰勝利不是歌頌戰爭,是希望防止戰爭,「不是誇耀我們是戰勝國,而是希望戰爭不要發生」,因為戰爭沒有贏家,希望中華民國將永遠扮演和平締造者角色、人道援助提供者角色,這也是憲法支持的方向。
總統說,有些人覺得抗戰勝利是靠美國2顆原子彈,但有外國歷史學家認為抗戰是中國人民在毫無勝算下、堅忍不拔、奮戰到底的英勇故事,同盟國在歐洲和亞洲戰場節節勝利,奠基於中國和日本纏鬥不休。
「很多人問抗戰勝利,是勝利什麼?國軍犧牲這麼慘,打死1個日本軍人要犧牲3到4個國軍,但最重要是中國人民的意志力和決心」總統說,當時中國軍備差,有時為了對抗日軍戰車,國軍身上綁滿手榴彈給日軍壓,戰鬥非常慘烈,但爭取到應變時間,把重要工廠設備遷到大後方,以時間換取空間。
馬總統說,這些歷史對台灣很重要,因為沒有這場戰爭,無法保住中華民國,無法光復台灣,也無法牽制日軍,若日軍能投送更多軍力進入太平洋戰場,澳洲、印度是否保得住都是問題。
此外,馬總統在典禮現場授贈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給抗日女童軍楊惠敏的兒子朱復圭,象徵為在抗戰中犧牲奉獻的平民英雄表揚致敬,馬總統並在朱復圭的要求下,在國旗的邊邊上簽下自己的名字。
總統馬英九(前右2)3日出席「烽火浮生錄:抗戰勝利 70週年的另一頁歷史照片展」開幕典禮,和行政院政務 委員林政則(前左2)、文化部長洪孟啟(前左)為展 覽剪綵。(中央社)
總統馬英九(左3)3日與文化部長洪孟啟(左)、中央 社董事長陳國祥(前右)、蔣渭水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顏 文熙(前右3)在國父紀念館,出席「烽火浮生錄:抗 戰勝利七十週年的另一頁歷史照片展」暨「抗戰勝利暨 臺灣光復七十週年-蔣渭水先生紀念展」開幕典禮,剪 綵後,眾人合影留念。(中央社)
總統馬英九(前右)3日在台北,出席「烽火浮生錄: 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的另一頁歷史照片展」暨「抗戰勝利 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蔣渭水先生紀念展」開幕,並向 在四行倉庫一役中,向國軍獻上國旗的女童軍楊惠敏的 兩名兒子(左起)握手致意。(中央社)
總統馬英九(前左2)3日在國父紀念館,參觀「烽火浮 生錄: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的另一頁歷史照片展」。(中央社)
總統馬英九(左2)3日與文化部長洪孟啟(左)在國父 紀念館,參觀「烽火浮生錄: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的另一 頁歷史照片展」。(中央社)
總統馬英九(右)3日在國父紀念館,參觀「抗戰勝利 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蔣渭水先生紀念展」,觀賞中央 通訊社提供的照片。(中央社)
總統馬英九(中)3日出席「烽火浮生錄:抗戰勝利70 週年的另一頁歷史照片展」開幕典禮,和抗日女童軍楊 惠敏兒子朱復圭(左)、朱復轟(右)合影。(中央社)
相關文章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https://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here:
https://blogtrottr.com/unsubscribe/L1/QgjSp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網誌存檔
- 12月 (11)
- 11月 (144)
- 10月 (25)
- 9月 (770)
- 8月 (1333)
- 7月 (1270)
- 6月 (1341)
- 5月 (1478)
- 4月 (1020)
- 3月 (759)
- 2月 (1367)
- 1月 (1510)
- 12月 (1510)
- 11月 (1491)
- 10月 (1536)
- 9月 (1464)
- 8月 (1549)
- 7月 (1529)
- 6月 (1472)
- 5月 (1550)
- 4月 (1454)
- 3月 (1546)
- 2月 (1397)
- 1月 (1516)
- 12月 (1537)
- 11月 (1481)
- 10月 (1519)
- 9月 (1500)
- 8月 (1546)
- 7月 (1504)
- 6月 (1500)
- 5月 (1550)
- 4月 (1459)
- 3月 (1541)
- 2月 (1400)
- 1月 (1534)
- 12月 (1516)
- 11月 (1500)
- 10月 (1550)
- 9月 (1408)
- 8月 (1550)
- 7月 (1550)
- 6月 (1488)
- 5月 (1513)
- 4月 (1499)
- 3月 (1550)
- 2月 (1378)
- 1月 (1521)
- 12月 (119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