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

bbcchinese.com | 國際: 分析: 朝鮮冒險政策是否會再次奏效?

bbcchinese.com | 國際



分析: 朝鮮冒險政策是否會再次奏效?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3/04/130404_korea_kim_analysis.shtml
Apr 4th 2013, 17:26

金正恩是否能夠像他父親那樣靠冒險和好戰姿態加強自己國內外地位,尚不得而知。

朝鮮就核武器問題同外部世界對抗的歷史很長,過去朝鮮曾經宣佈對美國和其他國家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但是這次朝鮮是否會重覆過去的歷史,還是完全誤判形勢?
朝鮮是公認的冷戰外交大師,它利用中國平衡蘇聯,從這倆個互相猜忌的共產主義大國那裏得到最大限度的援助。
但是上世紀90年代以後,朝鮮改變了做法,採取一種新的生存戰略,即利用威脅和有限的軍事行動離間鄰國和敵手,從他們那裏得到最大限度的讓步。
連一些美國官員都承認,金正日處理國際事務顯示了相當的技巧。
現在外界擔心的是金正日的兒子金正恩不具備同樣的手段,對戰略問題的理解也達不到同樣的水平,因此他可能引發一場誰都不希望發生的衝突。
不過目前朝鮮的新領導還是在遵循同樣的規則,不斷提醒外部世界,如果同朝鮮對抗,朝鮮會成為最危險的對手。
朝鮮的戰略目標是要實現擁有能夠有效投送的核武器的工具,他們認為核武器能夠保證朝鮮在敵手林立的世界中生存。朝鮮希望迫使美國承認它是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平等的伙伴。
華盛頓採取制裁政策,特別是針對朝鮮主權資金採取制裁措施,並對其劍拔弩張姿態做出強硬反應,使得金正恩採取一系列升級行動。
20年前,朝鮮就開始在核問題上採取對抗立場。
1994年朝鮮幾乎將人口密集、城市密布、狹小的朝鮮半島帶進戰爭。
那年春天,美國克林頓政府曾經考慮對朝鮮在寧邊的小型核反應堆採取空中打擊行動。
美國的軍事領導人策劃了大規模加強在朝鮮半島美軍實力的計劃,該計劃雖然旨在遏制朝鮮進攻,但卻極可能刺激朝鮮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行動。
經過幾個月的危機之後,華盛頓最終同意平壤直接談判。直接談判是朝鮮的長期目標,當時他們達成了協議,朝鮮同意凍結核反應堆活動,換取經濟援助和外交讓步。
到底是誰首先做出讓步是個有爭議的問題,但是20年後,朝鮮擁有了少量的,可能仍然在增多的核武器,美國也不再考慮以發動戰爭的形式制止朝鮮擁有核武器。
在朝鮮,金正日被讚揚為一個令超級大國屈服的軍事天才。他還聲稱在2002年同美國發生的另外一場對抗中大獲全勝。
美國總統布什公開指責金正日在核凍結問題上搞欺騙,因為朝鮮執行了不同的濃縮鈾項目,布什那時候還說朝鮮是「邪惡軸心」。當時華盛頓一直在討論對這些國家採取改變政權的政策。
朝鮮當時廢除了達成的核協議,並且威脅要進行報復和發動戰爭。
不過那次危機再次以談判告終,那次危機後朝鮮的鄰國也參加了談判,談判方包括俄羅斯和朝鮮的主要支持者中國。
多國談判持續了很長時間沒有結果,朝鮮期間建立了自己的核武庫,發展了導彈技術。
朝鮮領導人似乎從這些經歷中吸取了一個重要的教訓,這些教訓包括在世界最有活力的工業地區製造混亂和戰爭進行威脅,可以迫使對手後退和讓步。
這種恐嚇需要兩個部分:朝鮮的威脅必須可信。平壤的領導人必須顯得瘋狂和不理性,讓人不懷疑他們會發動自殺式的戰爭。
另外,朝鮮的敵手,實際上主要是美國,肯定在壓力外交中排除了戰爭威脅手段。
在1994年發生的對抗中,當時五角大樓研究了朝鮮半島發生戰爭的可能性,而後得出結論認為,戰爭會在幾天內造成大量人員死亡,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會毀於一旦。
金正恩似乎急於想確立自己作為軍事領導人和戰略家的威信,就像他的父親和祖父那樣。
金正恩在被任命為朝鮮的最高領導人之前兩年,他的名字並不為人所知,朝鮮軍隊對他也一無所知。
現在金正恩以一個偉大的將軍自居,他在前線露面,做出重要軍事威脅的姿態,這一切使他同他深居淺出的父親形成鮮明對比。金正日在執政17年當中從未做過一次公開講話。
在過去朝鮮一直依靠地區其他國家最先做出讓步,然後去說服美國,讓美國認識到戰爭風險太大,而且認為朝鮮會對獎勵做出積極反應。
這種情況也可能再次發生。韓國在一場衝突中會成為最大的受害者,日本也在朝鮮的導彈射程內,中國希望避免發生動蕩,避免與其接壤的緩衝國被毀滅。
不過金正恩必須首先要讓這些國家相信,他發出的威脅並非虛張聲勢。
金正恩的好戰姿態以及幾乎每天進行的戰爭威脅,已經超過金正日和金日成時期的水平。
任何軍事行動都會招致來自韓國和美國的堅決回應。
如果中國認為朝鮮領導人失去控制,而且走向自我毀滅,中國能夠通過減少主要的原油供應和其他經濟援助和貿易來進行干預,但中國還沒有開始這麼做。
金正恩及其顧問正按照老一套手法在加強他們在國內和國際的地位。現在還遠不能看清楚他們是否會取得成功。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Jousting With Toothpicks - The Case For Challenging Corporate Journalism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19-jousting-with-toothpicks-the-case-for-challenging-corporate-journalism.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http://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here:
http://blogtrottr.com/unsubscribe/L1/X3LRs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