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 - 24小時全球新聞滾動
大紀元, 全球中文綜合網站 - 新聞, 媒體, 中國, 大陸, 台灣, 香港, 澳門, 北美, 國際, 評論, 體育, 娛樂, 財經, 科技, 生活, 健康, 美食, 文化, 文摘, 圖片, 等等。
加拿大投資如何平衡風險與收益
http://epochtimes.com/b5/13/4/5/n3839167.htm
Apr 5th 2013, 03:32
【大紀元2013年04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穆笑晨編譯報導】傑森?海斯(Jason Heath)是財務規劃師,也是財務規劃的專欄作家。他幫助讀者撥雲見日,進行財務規劃。
據《金融郵報》報導,文妮(Winnie)今年82歲,她有45%的收入來自於固定收入,54%來自於無固定利息的股票收入。她知道近幾年的股票和債券的表現欠佳,希望了解自己的股票占總資產的比例是否太高。
就此,海斯表示,一般情況下,無固定利息的股票收入應該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遞減。很多年來,投資者都被告知:他們的股票的持有率應等於100減去年齡。隨著年齡增長,固定收入的比率應增加。
有數據表明,在目前人壽命加長、利率超低的情況下,股票持有率應該是110或120減去年齡。比如文妮82歲,120減去82等於38,也就是她的股票持有率應該是38%,而她目前股票持有是54%,高出16%。
當然,這是比較粗略的計算,要真正了解一個人的財務規劃狀況要具體分析。比如說,文妮的固定收入是定期存款GICs,還是風險相對較高的高收益債券(high-yield bonds)差異非常大。她持有的無固定利息的股票收入也有不同的風險級別。
許多人都花了很多年來確定最佳的資產分配,最終,當您退休的時候,退休時機、壽命長短、提取金額、稅率、投資手續費等許多因素都將介入其中,決定著最佳的資產分配。
國立研究生院的維德?普奧(Wade Donald Pfau)在2011 年寫了一篇題為《幾近完美的退休資產分配》的論文,文章對以往的數據進行了分析。他得到的結論是:在總資產中,股票持有率較高或較低都可以支持相同的退休提取率。這個結論非常重要,傳統上,退休人士被建議持有50%的股票。而持有過多的股票讓很多退休人士寢食難安,如果持有股票少,提取金額相同,何樂而不為呢?
這項研究並不是集中在如何長期賺到最多,而是這些錢如何最高的保值、升值。現在不是把所有資產換成債券的好時機。因為經濟增長率和通貨膨脹率低,債券的利率也低。當經濟增長率高時,通貨膨脹率和利率也高。所以,現在鎖定長期債券風險就大了。當然,購買短期債券,當利率升高時,鎖定長期債券是個不錯的選擇。
此外,投資費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僱傭別人理財的支出在當下低回報的市場行情下並不合算。以前,股票市場的平均收益率可以達到12%,拿出3%給投資管理人,自己還落9%的收益;而最近10年,我們只能得到每年6%的收益,3%的費用意味著您的收益的一半沒有了。加拿大個人投資市場在很大程度上是互惠基金(mutual funds),給互惠基金經理的費用比例雖然沒有變化,但投資回報率大大減少,這也是為什麼加拿大個人投資市場現在支離破碎的其中一個原因。
在加拿大,我們必須面對臃腫的支出、低效管理、少得可憐的配套服務;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相較其他國家,可供選擇的投資品種匱乏。即便像文妮這樣擁有高比率股票的人或其他退休人士,如果他們只投資在零售產品,其上行空間有限。而高淨值投資者,總是有更多的選擇。
當然,有時候應該忘記一切資產分配法則,審視一下您為誰理財,如果大部分用於個人退休,那就將自己能否心安理得放在首位,再去平衡風險與收益。
如果您認為會有一些錢傳給下一代,您應該考慮在生前給家人錢作為禮物。(如果作為去世後的遺產,則要交納高比率的遺產稅。)這些錢可以幫助家人還房屋貸款,或用於孫子輩的教育經費RESP,取決於您遺產的金額和受益人的經濟狀況以及他們的年齡。
總之,每個人的情況、想法、人生理念、生活態度各不相同,這就決定了每個人的理財方式上的差異。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請關注大紀元的廣告商家,向朋友推薦大紀元,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網址: http://epochtimes.com/b5/13/4/5/n3839167.htm 美東時間: 2013-04-04 14:32:49 PM 【萬年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Jousting With Toothpicks - The Case For Challenging Corporate Journalism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19-jousting-with-toothpicks-the-case-for-challenging-corporate-journalism.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http://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here:
http://blogtrottr.com/unsubscribe/L1/QgjSp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網誌存檔
- 12月 (11)
- 11月 (144)
- 10月 (25)
- 9月 (770)
- 8月 (1333)
- 7月 (1270)
- 6月 (1341)
- 5月 (1478)
- 4月 (1020)
- 3月 (759)
- 2月 (1367)
- 1月 (1510)
- 12月 (1510)
- 11月 (1491)
- 10月 (1536)
- 9月 (1464)
- 8月 (1549)
- 7月 (1529)
- 6月 (1472)
- 5月 (1550)
- 4月 (1454)
- 3月 (1546)
- 2月 (1397)
- 1月 (1516)
- 12月 (1537)
- 11月 (1481)
- 10月 (1519)
- 9月 (1500)
- 8月 (1546)
- 7月 (1504)
- 6月 (1500)
- 5月 (1550)
- 4月 (1459)
- 3月 (1541)
- 2月 (1400)
- 1月 (1534)
- 12月 (1516)
- 11月 (1500)
- 10月 (1550)
- 9月 (1408)
- 8月 (1550)
- 7月 (1550)
- 6月 (1488)
- 5月 (1513)
- 4月 (1499)
- 3月 (1550)
- 2月 (1378)
- 1月 (1521)
- 12月 (119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