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要闻-新浪新闻
新闻中心-新闻要闻
[国内]浙江冤案当事人:永不原谅刑讯逼供者将起诉(03/31 03:19)
http://go.rss.sina.com.cn/redirect.php?url=http://news.sina.com.cn/c/2013-03-31/031926691398.shtml
Mar 30th 2013, 19:19
张高平。 CFP供图
法律终还他们正义,虽然已经迟到了10年。3月26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以再审程序对10年前杭州发生的一起"5 .19强奸致死案"进行审理,因证据不足,被告张高平、张辉叔侄俩被宣告无罪。
2003年5月18日晚,张辉、张高平驾驶货车送货去上海,17岁的同乡王冬经他人介绍搭乘去往杭州。"二张"将王冬搭载到杭州后与其分手,随后驾驶货车前往上海。第二天早上,王冬的尸体在杭州一处下水道里被发现。在公安侦查审讯中,"二张"交待,当晚在货车驾驶座上对王冬实施强奸致死,并在路边抛尸。二审后,张辉被判处死缓,张高平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此后10年"二张"在监狱里不断喊冤,并反映该案办理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不合法问题。其家人以及律师亦为之四处奔走。张高平还称,杭州另一起杀人强奸案中的凶手勾海峰系此案嫌疑人,而这可能的真凶,早已在2005年就被枪决。
3月30日早上,安徽黄山市歙县七川村。叔侄俩回来三天了,张家门口燃放的爆竹纸屑仍铺满一地。看到记者来,48岁的张高平从楼上下来迎接,心神却有几分不定。他说,昨天央视白岩松和他做了一个电话连线采访,结果他一时激动,说错了话,非常后悔。
"要起诉对我刑讯逼供的人"
姜英爽:为什么后悔?
张高平:他(白岩松)问我,对那些对我刑讯逼供的人怎么看。我当时说,我不想追究了。我当时怎么能那么说呢?
姜英爽:你真实的想法是什么?
张高平:我恨他们。我怎么能原谅他们呢?
姜英爽:你想过原谅吗?
张高平:我想过,但是我做不到。我要起诉他们,尤其是那个"女神探",在没有任何证据的前提下,断定我们涉罪,我永远也不会原谅他们。应该按照国家的法律来办。
姜英爽:回到家的感觉是什么?
张高平:一回来,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都来看望我,都流泪,我也很感动,也流泪了。我很难受。
姜英爽:习惯吗?
张高平:不习惯。空落落的感觉。有的人上班去了,有的人打工去了,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找不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姜英爽:回来的这一天,你想过吗?
张高平:回来的这一天我是很多次想过。但是关于平反……我的想法是,不平反,我永远回不了我的家。我在监狱里给我哥哥打电话我也是这么说的,不平反我永远不回家。
姜英爽:是没有脸回来吗?
张高平:肯定的。
姜英爽:即使你是冤枉的?
张高平:社会上人家不可能相信我的。不可能相信我一个人说的。
"平反,我觉得是迟早的事"
姜英爽:你家里人呢?
张高平:家里人若不是相信我,怎么会带着我女儿去上访呢?
姜英爽:你跟家里人说你是清白的?
张高平:开庭的时候我说我没有杀人,律师去看望我的时候,我也说,你要告诉我的家里人,我没有杀人。我没有犯罪,我肯定要告诉他们。如果是我干的,我肯定让我的家人不要请律师了。
姜英爽:你告诉他们,一个是想让他们知道你没有犯罪,另外也请他们继续为你申诉?
张高平:即使我不告诉他们(家里人),他们也知道我,知道我不会干这种事。从小到大,一个父母生的,我不可能做这种事。现在,我总算堂堂正正地做人了。在监狱里,他们说,让我写犯罪事实,可以给我减刑,或者边减刑边申诉。我说,就算放我回家,我也不会写的。
姜英爽:你不同意?
张高平:我不写。如果那样,在外面要饭也比呆在家里强,我宁愿呆在里面。平反,我觉得,是迟早的事。
姜英爽:你从来没有失去过信心吗?
张高平:没有。一审判我无期徒刑时,我没有哭,因为我还相信二审。但二审裁定书下达时,改判我15年,我哭得在地上爬不起来。我之前一直认为我不会坐牢。这10年,我知道他们迟早会放我出来,可是我不知道这一天,是哪一天。
姜英爽:本来就算不平反,你也还有不到5年就要出狱了。
张高平:我出来之后,一定继续上访。
姜英爽:你始终没有接受过命运?
张高平:没有。真理始终在我手里。
姜英爽:恨那些作伪证的人吗?
张高平:当时很恨,现在好些了。像一本书里写的那样,感谢那些折磨我的人。
姜英爽:那些强迫你承认犯罪的人,你却依然无法释怀?
张高平:没有办法原谅。(陷入沉思)在监狱里,我跟看守干部说,我没有罪,我不改造。他们让警校的教授,心理咨询师来给我做工作,让我认罪我不认。他们说我脑子有毛病。我说我清醒得很,我没犯罪怎么认罪?是他们脑子有毛病。你们把杀人犯放在外面,做好事的人却抓进来,到底是谁出了毛病?
姜英爽:有人相信你吗?
张高平:是无奈吧。叫天天不应。没有人同情你。起初也没有人相信我们,但是后来他们(干警)对我都很客气。特别是再审之后,我想,他们也明白了我是真的没有犯罪。
研究各种各样杀人犯找真凶
姜英爽:在里面的日子靠什么打发?
张高平:研究各种各样的杀人犯。我没地方申诉,我就在监狱看各种各样的案子,有没有和我们相似的案子。
姜英爽:你想找真正的凶手?
张高平:对。
旁白:2005年,张高平在监狱的电视里看到杭州出租车司机勾海峰杀害女大学生乘客抛尸下水道案,2011年11月22日,杭州市公安局将张高平、张辉一案中的死者王冬8个指甲末端擦拭滤纸上分离出来的男性D N A分型与数据库进行比对时,发现与勾海峰D N A分型七个位点存在吻合的情况。而勾海峰早已在2005年就被枪决。
张高平: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案子,我就强烈地感觉到,是他。因为女事主是年轻女大学生,作案手法和我们那个案子的女孩子(王冬)是一样的。因为他们(办案人员)当时也要我说,是我们掐死,扔到水沟里。
姜英爽:你有强烈的感觉?
张高平:肯定就是他。太相似了。那个吴晶晶(勾海峰杀死的女大学生)就是搭乘出租车的,而且我们让王冬下车的地方就距离吴晶晶案案发地点不远。我一直在向警官反映这个情况。可是不久,勾海峰就被枪毙了。
姜英爽:发现可疑的凶手到真正沉冤得雪,又是漫长的7年时间。
张高平:所以我想不通为什么。我一年到头都在想这个事情,想到头发都掉了很多。
姜英爽:想这个女孩到底是被谁杀的?
张高平:我连尸体都没有看到过。一直到2011年底,法官才把尸体的照片给我看。在那之前,我一直在想,这真的是那个女孩吗?死的真的是那个女孩吗?我看到下车的,明明是一个活的女孩啊!
姜英爽:你怎么都想不通?
张高平:想不通。
姜英爽:可能的真凶匆匆忙忙就被枪决了,你们的案子也许永远就是一个悬疑了。你觉得遗憾吗?
张高平:我遗憾的就是这一点。当时我的反映没有得到重视。但是后来的DN A比对证明,肯定就是他做的。
最大遗憾是平反时母亲已去世
旁白:张高平被判刑后,第二个妻子打掉肚子里的孩子和他离婚,第一个妻子留下的两个女儿,一个9岁,一个12岁。
姜英爽:你被抓的时候,毫无预兆?
张高平:一点没有想到。刚把我拦下来的时候,我以为我违章了。把我带到西湖刑警队,问那个女孩的事情,我以为是那个女孩被抢劫了。后来才知道她被人杀死了。
姜英爽:在里面,最想念的人是谁?
张高平:我的母亲。我最担心的人也是她。我知道她年纪大了。我知道她哭瞎了眼睛。
姜英爽:你什么时候才知道她不在了?
张高平:是后来我哥哥一次打电话告诉我的。其实我早就知道,她不在了。哭,也没有用的。她不在了。我肯定知道有这一天。
姜英爽:回来后,去她的坟头前了么?
张高平:去了。刚回来就去了。我说,儿子回来看你了。
姜英爽:你流泪了?
张高平:平反的时候我没有哭。但是回到母亲的房间里,我哭了。
姜英爽:她没有活到你平反的那一天。
张高平: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还是相信这个社会有真善美"
姜英爽:你进去的时候,小女儿才9岁。
张高平:孩子们寄给我的照片,我都不敢看。看了一眼,我就流泪了,又把照片寄回去了。我不敢想孩子们的生活。
姜英爽:怕她们背负着杀人犯父亲的恶名?
张高平:我知道别人肯定要说她们的,她们没法上学的。不然我大女儿上学成绩很好的。
姜英爽:你觉得是你对不起她们吗?
张高平:我没有对不起她们,可是我又的确没有尽到我当父亲的责任。我大哥说让女儿打电话给我,我说不要。我不知道怎么开口。
姜英爽:你不能告诉她们,你是冤枉的?
张高平:她们相信我。我大女儿给我写信,说希望我保重身体,家里会为我申冤。
姜英爽:你应该感到安慰。
张高平:她们已经20多岁了。见到她们,我问,你们有谈朋友吗,她们笑笑说,等你出来我们再谈(朋友)嘛。我知道,没有人要她们的。
姜英爽:你的第二个妻子当时也因此离了婚,没有再联系?
张高平:昨天她来了。不知道从哪听说我获得了450万元赔偿,来问我要钱了。她说,她跟了我6年,应该获得赔偿。
姜英爽:你怎么回答?
张高平: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事实上,张高平尚未获得任何国家赔偿)。随她去吧。
姜英爽:关于赔偿的事?
张高平:我并不在乎。就算一分钱不给,我也不在乎。什么也比不上名誉清白的重要。而且赔偿的事情,律师会帮我去做的。
姜英爽:还相信这个社会有真善美吗?
张高平:还是相信有。有那么多人关心我,我才能出来。
本报首席记者 姜英爽 发自安徽黄山
(原标题:张高平:永不原谅对我刑讯逼供的人)
(编辑:SN017)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Jousting With Toothpicks - The Case For Challenging Corporate Journalism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19-jousting-with-toothpicks-the-case-for-challenging-corporate-journalism.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http://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here:
http://blogtrottr.com/unsubscribe/L1/fdP4g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