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2日 星期二

24小時全球新聞滾動 | 大紀元: 《詩經》賞析:〈小星〉

24小時全球新聞滾動 | 大紀元

大紀元新聞網

《詩經》賞析:〈小星〉
http://www.epochtimes.com/b5/16/4/12/n7546646.htm
Apr 13th 2016, 00:05




作者:明珠



(圖:小玉/大紀元)




《詩經.國風.召南.小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東。
肅肅宵征,夙夜在公。
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維參與昴。
肅肅宵征,抱衾與裯。
寔命不猶!
註釋:
1. 嘒彼小星,三五在東:嘒,音慧,光芒微弱或朦朧貌。小星,即小星星。三五,本詩借指圓月。月亮東昇西沉,三五(十五天)而圓,三五而缺(月牙);因此《禮記.禮運》說:「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而當月圓之夜,月亮從東邊升起以後,月亮旁邊的星星顯得朦朦朧朧,光芒微弱,這是傍晚過後的戌時(晚上7點和8點這兩個時段);如果是三五月缺之時,月牙兒的光芒本身就很微弱,無法形成「嘒彼小星」的效果。這兩句的大意是:(戌時)圓月掛在東方,旁邊點綴了幾顆朦朧的小星星。(這兩句還有一個作用是要帶出下一句的「肅肅宵征」,因為月亮在東方,也給夜行之人指明了方向,雖然夜行之人不一定是向東而行;而且月亮在天空中的高度也能讓人知道大致的時辰。)
「三五」一詞在古文中有很多的含義,筆者將在賞析中詮釋。
2. 肅肅宵征,夙夜在公:肅肅,敬慎而又迅疾貌。宵,夜、夜晚。征,《爾雅》:「征,行也。」《說文》:「征,正行也。」也就是正直、正義的行程才能被稱為「征」。「宵征」即「(身負王命)夜行」的意思。這兩句的大意是:朝廷官員(或軍隊官兵)早晚都勤勉於公事,(如今因為王命在身)敬慎而又迅疾地連夜趕路出差。
《詩經.小雅.小宛》:「我日斯邁,而月斯征。」其中的「邁」、「征」均表示君王每日及每月處理朝政的正行。而天子或諸侯國君的正行,是指依照三皇五帝留下來的道統及周文王傳下來的道德禮儀為原則去處理朝政。
3. 寔命不同(寔命不猶):寔,音義同「是」。命,禮命。《周禮.天官.小宰》:「五曰聽祿位以禮命。」「禮命」即「禮籍(古代記載名位尊卑之書)」和「策命(封官爵的委任狀,也稱為策書。)」所以,「禮命」在本詩中也可以理解為是「天命(上天安排的人一生的命運)」,「寔命不同(寔命不猶)」意即「每個人的天命均不相同。」猶,若、同。
4. 嘒彼小星,維參與昴:參,參(音深)宿;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末一宿。昴,昴(音卯)宿;二十八宿之一,白虎七宿的第四宿。「星宿」中「宿」的讀音,《康熙字典》認為讀「夙」或「秀」都行[1]。這兩句的大意是:朦朧的小星星已經漸漸隱去,天空中只見參星和昴星橫於中天。言外之意:那位或那些勤勉的官員(或官兵)趕了一夜的路,已經接近黎明時分。
這種參昴同時出現的情形(維參與昴)古人在詩文中常有描述,如南宋時期文學家、詩人陳造《再次前韻呈林郎中五首之一》:「老子獨醒尚此興,歸時參昴橫天心(天空中央)。」清朝著名的學者(三朝元老,太傅)阮元,在其著作《小滄浪筆談》卷一描述:「及其清露濕衣,仰見參昴,城頭落月,大如車輪,是天將曙矣。」
阮元的這篇著作與《詩經》無關,只是他當時看到的情形剛好與〈小星〉第二章所描寫的星象吻合。也就是,圓月西沉,維參昴在天,是黑夜即將過去,黎明就要到來的寅時。
必須說明的是,從周朝到清朝,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當人類社會出現比較大的事情時,如改朝換代,如大的天災人禍發生等,天象會有變化,星辰運行會出現「失次(詳見《史記.天官書》)」現象;而當一朝開國皇帝定鼎江山之後,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也同時歸位並正常運行。因此筆者才會將阮元所看到的情形作為解讀此詩的參照之一,阮元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為官,當時的社會並沒有出現太大的事情。
另外,參宿有七顆亮星,而古人在觀天象時,主要是看參宿中相連成直線的那三顆星。所以《詩經.綢繆》:「三星在天」,《毛傳》釋為「三星,參也。」而昴宿亦有七顆亮星,古人觀天象時,主要看其中的五顆,故有昴宿五星化五老的傳說(詳見《竹書紀年》)。因此,本詩二章的「維參與昴」與第一章中的「三五」也存在了對應關係。
5. 肅肅宵征,抱衾與裯:抱,揹負、帶著。衾,棉被;《康熙字典》:「音欽。【玉篇】大被也。【詩.召南】抱衾與裯。」裯,音籌;衣服,指出差或出征時帶的幾件換洗衣服,包括內外衣;《說文》:「裯,衣袂袛裯也。」「衣袂」即外衣,「袛裯」即貼身短衣或內衣。這兩句的大意:(朝廷官員或軍隊官兵)揹負著棉被及衣服等行李,敬慎而迅疾地趕了一夜的路。
賞析:〈小星〉這首詩講的是朝廷(或諸侯國)的官員或一群軍隊的官兵在野外急行軍一夜的事情。筆者認為兩種可能都存在,說軍隊士兵趕路的可能性也很大。為了方便賞析,筆者以一群軍隊的官兵野外行軍為主線來講解。因為軍隊官兵嚴格的說起來也是朝廷的官員,也是吃公糧的。
根據《周禮.地官司徒》記載:「凡國野之道(官方開闢的道路),十里有廬(小屋或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供休息簡易房子),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集市),市有候館(官方旅舍),候館有積。」(註:「委積」是一個詞組,也可以分開來單獨用;均表示官方儲備的糧食,主要用於賑災及戰備,少部分用於出差官員的取食。到了城市,還有專門提供官員休息的旅館,先秦時期稱為「傳舍」。)
出差的官員有急事須要連夜趕路,不在每五十里的候館中休息,因此才「抱衾與裯」,也就是揹負著裝棉被及換洗衣服的行李箱趕路出差。或許各位讀者會有這樣的疑問,說帶一些衣服出差,這個在情理上說的過去;可是,即使是大冬天的,也沒必要帶著個大棉被的出差呀?這一路上不是都有旅舍嗎?難道古代的旅舍還不提供棉被?這其實是涉及到周禮中的一項規定,在先秦時期,夫妻倆在七十歲之前不能同衾共枕。也就是夫妻生活有規定的時間,其餘時間分房睡覺。
按《禮記.內則》規定:「男女(夫婦)不同椸枷(衣架),(妻子洗自己的衣服之後)不敢懸於夫之楎椸(涼衣服的竹竿),不敢藏於夫之篋笥(放衣服的箱子),不敢共湢浴(指不能共用一個浴室)。」
「夫不在,斂枕篋簟席、襡器而藏之。」這是講先生如果出遠門,妻子要把先生用的枕頭草蓆及一些衣服用具都藏放起來。文中不提衾,是因為先生出門時帶走了。與妻子都不能共用一條棉被,當然更不可能去使用旅舍中的棉被了。
「夫婦之禮,唯及七十,同藏無間。」古代名家在十三經的註疏中解釋說,至少要等先生到了七十歲(妻子有可能六十多歲),那時夫妻倆才能無拘束的住在一起[2]。
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戌時)圓月掛在東方,旁邊點綴了幾顆朦朧的小星星。那些軍隊的官兵連夜趕路,早晚都勤勉於公事。因為每個人的天命均不相同。
言外之意:朝廷的官員或軍隊的官兵,他們勤勉於公事,有的常年須要在外奔波,甚至連夜趕路,非常辛苦,可是他們的名字卻很難讓人知道,也極少傳揚出來。朝廷的政令執行得好,被人記住的也是那位頒布命令的天子或諸侯國君。就如那天上的一顆顆小星星,光芒被月亮遮蓋了一樣。可是,人的一生都是上天安排好的,沒有必要去抱怨甚麼。
「三五在東」有好幾層的內涵,除了說明圓月從東邊升起,給夜行之人指明方向之外。「三五」在古漢語中還表示三皇五帝傳下來的道統。據《周禮.春官宗伯》記載:「(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掌達書名於四方。若以書使於四方,則書其令。」這是說,外史(周朝時期的官名)掌管三皇五帝留傳下來的典籍,負責把統一的文字傳達到四方各國。如果須要使者拿著天子的命令出使四方,(外史)就負責書寫及頒發策命給使者。(所以「寔命不同」的本義就是每位官員的「禮命不同」,「禮命」即「禮籍」與「策命」。而一個人能在朝為官,能接受甚麼樣的禮命,都是上天安排好的。)
中國歷朝歷代皇帝均把延續三皇五帝的道統作為己任,周文王教人道德禮儀,也一樣是在傳承上古聖王留下來的道統。而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的天子或諸侯國君,就會被認為是失道。西漢.劉向〈九歎.思古〉:「背三五之典刑兮,絕〈洪範〉之辟紀。」東漢.王逸注曰:「言君施行背三皇五帝之常典,絕去《尚書.洪範》之法紀,任意妄為,故失道也。」
因此,「三五在東」還借喻君王以三皇五帝的常典為依據頒發的命令,此命令如圓月東昇,給夜行之人指明了方向。正因為這樣,作者才用了「宵征」而不用「宵行」,「征」意即正直或正義的行程、征程。
還不止這些,「三五」一詞還比喻了星象或天象,與二章中的「維參與昴」相對應。《史記.天官書》:「為國者必貴三五」這裡的「三五」是指根據天象觀察人世間三十年一小變化,五百年一大變化的情況。「為天數者,必通三五。」這是指觀察天象的星官(周朝為大史官),必須熟知三辰五星的運行規律。
嘒彼小星,維參與昴。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寔命不猶!(寅時)朦朧的小星星隨著圓月的西沉已經漸漸隱去,天空中只見參星和昴星橫於中天。軍隊的官兵揹負著棉被及衣服等行李,敬慎而迅疾地趕了一夜的路。每個人的天命均不相同。(小星星看不見了,只能看到參星和昴星閃爍於天空。比喻眾多的各階層的朝廷官員或一個軍隊的官兵執行王命去做一件事情,最後也只有主事的大臣或帶兵的將領會被天子或國君記住,其他的人雖然辛苦但都默默無聞。作者以「寔命不猶」來勸喻世人要安於天命,淡薄名利之心。)
夜空中有眾多星宿,在不同的月份和時辰都可以看得到,為甚麼本詩的作者偏偏要取西方白虎星宿中的參昴二宿來寫詩呢?孔穎達《毛詩正義》引述《漢書.天文志》云:「參,白虎宿。三星直。下有三星,旒曰伐。」這是講參宿中有三顆直線相連的亮星,下面還有三顆星,其形狀似古代旗子上的懸垂飾物或皇帝禮帽前後的冕旒,這三顆星被稱為「伐」。《史記.天官書》在描述參宿下三星的演化特徵時云:「曰罰(伐),為斬艾事(象徵殺伐之事)。」 《毛詩正義》引述《演孔圖》亦云:「參以斬伐。」
而且,在周朝時期,白虎也是軍旗的標誌之一。《禮記.曲禮上》:「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
另外,「宵征」中的「征」還有征伐,討伐的意思。如《孟子.盡心章句下》:「征者,上伐下也。」《詩經.魯頌.泮水》:「桓桓於征(率威武之師討伐)」。古文或史書中常見「奉辭伐罪(奉天子之命討伐罪惡)」即為「征」的內涵之一。
通過筆者的詮釋,我們已經可以明白本詩作者的匠心獨妙之處,「維參與昴」是在告訴讀者,西方或西部地區發生了須要軍隊出動的殺伐之事,因此才會有軍隊的官兵出動,急行軍一夜的事情發生。或者是朝廷的一些官員背著行李,一夜沒休息,趕赴西方協助當地的官員處理重大事務。
本詩用詞用句簡練而詞義通達,雖只有兩章共十句,而兩章中的詩句之意卻前後照應,環環相扣;將天文地理、方位時辰等隱藏於詩中,令人賞讀之後總有意猶未盡之感慨,如入芳華之林而流連忘返。
結語:本詩的篇名為〈小星〉,通過講述一群軍隊官兵奉辭伐罪,連夜趕路的故事,來告訴世人這樣一個道理:芸芸眾生,絕大部分猶如天上的一顆顆不起眼的小星星,能聲名顯赫的畢竟是少數人。作者以「寔命不同(寔命不猶)」來勸慰人們安於天命,淡薄名利之心。
其實不止是本詩作者有這樣的提醒,筆者記得王羲之在《蘭亭詩序》文章中也有同樣的勸喻和感慨。唐代的大詩人王維更是說:「天命無怨色,人生有素風。」(〈送綦毋秘書棄官還江東》)
筆者能夠體會出古人的用意,那就是:安於天命,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守德而無為;能否陞官發財交給上天去安排;不為名利和人爭鬥以免造業做壞事。
或許有讀者會問這樣一個問題:人的命運真的就無法改變了嗎?
筆者因為自己也是一個修煉中的人,所以知道有兩種方法可以改變人的一生:第一種方法是人在正法中修煉,返本歸真;那麼修煉人的一生就由正法師父來重新安排和改變。還有一種方法是一個人無限度的做壞事,如現今中國大陸中共的一些官員,做下迫害神佛迫害信仰的大壞事,如果不趕快退黨自救,挽回損失,那面臨的就是徹底的毀滅,連下輩子轉生的機會都沒有。我想理智的人都不會願意走這條路。
[附註1]《康熙字典》:【集韻】【韻會】息六切,音夙。又星宿各止其所,故名宿。二十八宿,亦名二十八次。次,舍也。【釋名】宿,宿也,言星各止住其所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救切,音秀。列星也。◎按《史記》《漢書》二十八宿。《正義》音息袖反,又音夙。《左思.吳都賦》窮飛鳥之棲宿,註亦音秀,是星宿之宿,與棲宿之宿,古皆通同。
[附註2]古人認為,夫妻之禮是禮儀之本,也是人倫之本。故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指上古聖王舜帝)有憂之,使契(上古先賢)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責任編輯:林芳宇
Let's block ads! (Why?)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https://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here:
https://blogtrottr.com/unsubscribe/L1/QgjSp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