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4日 星期三

bbcchinese.com | 國際新聞: 歷史回放:以色列前總理拉賓遇刺20週年

bbcchinese.com | 國際新聞



歷史回放:以色列前總理拉賓遇刺20週年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5/11/151104_rabin_anniversary
Nov 4th 2015, 11:22

歷史回放:以色列前總理拉賓遇刺20週年



2015年 11月 4日


分享






Image copyright
AP



20年前的11月4日,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 (Yitzhak Rabin)遇刺身亡,震驚世界輿論,也對中東局勢發展造成嚴重衝擊。20年後,以巴依然衝突不斷。


1922年,拉賓生於巴勒斯坦境內的一個猶太移民家庭,父親是烏克蘭、美國混血,母親則是俄羅斯人。拉賓此後加入以色列軍隊,先後與英國、阿拉伯國家作戰,並一路晉升為以軍參謀總長 。擁有堅實軍人背景的拉賓在政壇起步相當順利。1974年,時年52歲的他成為工黨領袖,同時也是以色列史上最年輕的總理,但好景不長,三年之後他領導的聯合政府分崩離析。


1992年,拉賓再次當選以色列總理,並力主與巴勒斯坦達成和解。1993年8月,拉賓與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在挪威首都秘密簽署《奧斯陸和平協議》。該份協議被視為以巴關係的里程碑之一。1993年9月13日,兩人在白宮舉行歷史性會面。由於其軍人出身,許多人當時認為拉賓是唯一一個能夠與 巴方達成和解,同時又不會背上「叛徒」罵名的以色列政治人物 。1994年他與阿拉法特同獲諾貝爾和平獎。但以色列右翼民族主義者依然將拉賓的做法視為「背叛」。1995年11月5日,拉賓在參加一場和平遊行時遭激進分子阿米爾(Yigal Amir)槍殺。













Image copyright
Reuters









Image copyright
AFP









Image copyright
Government Press Office HO









Image copyright
AP









Image copyright
EPA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敵對狀態持續至今,和平依然遙遙無期,這讓不少以色列人懷念這位和平先行者。10月31日,以色列民眾舉行大型集會,悼念拉賓遇刺20週年。(撰稿:石濤 責編:董樂)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https://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here:
https://blogtrottr.com/unsubscribe/L1/X3LRs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