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 - 24小時全球新聞滾動
大紀元, 全球中文綜合網站 - 新聞, 媒體, 中國, 大陸, 台灣, 香港, 澳門, 北美, 國際, 評論, 體育, 娛樂, 財經, 科技, 生活, 健康, 美食, 文化, 文摘, 圖片, 等等。
抗戰回顧 國軍玉池山戰役全殲日軍
http://www.epochtimes.com/b5/15/11/4/n4565309.htm
Nov 4th 2015, 04:53
【大紀元2015年1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為紀念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0週年,日前出版新書《不朽的戰魂》,書中參與抗日的88歲抗戰老兵盧劍琴表示,民國33(1944)年,蔣委員長提出「十萬青年十萬軍」,號召知識青年從軍報國,抵禦外侮,學校也鼓勵學生投入抗日。
家鄉變成戰場 日軍殘暴無道
湖南省湘陰縣人盧劍琴說,他的童年不是「打」就是「躲」,抗日戰爭一開打,從上海市一路打到湖南省。從民國32(1943)年開始,湘陰縣就成了無政府狀態,日軍姦淫擄掠、殘暴無道,百姓敢怒不敢言。
他表示,日本人還打心理戰,散播標語:「有錢的不要急,沒錢的不要愁,八月十五來砍頭。」嘲諷中國人不論窮人、富人,只要日軍來犯,最後都是死路一條。
國父孫中山志業由蔣介石繼承,1927年他率軍北伐完成中國統一大業,並在二次大戰中擔任中華民國國軍總司令,帶領軍民浴血抗日8年。1937年7月19日,「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後,蔣中正於廬山發表「最後關頭」演說,宣告對日抗戰開始。(網路圖片)
立志保家衛國 響應青年從軍
民國33年,就讀汨羅中學三年級的盧劍琴,決定加入抗日救國行列。由於盧劍琴叔叔在一二八上海保衛戰時為國捐軀,哥哥被抽壯丁,也在戰爭中殉國,父親非常不願意又一個兒子從軍。但日軍侵略,國家已至危急存亡之秋,湖南子弟從軍風起雲湧,軍隊中甚至有「無湘不成軍」的諺語,父親最終還是成全盧劍琴的從軍之志。
盧劍琴參與長衡會戰 玉池山戰役完全擊潰日軍
民國33年5月,盧劍琴加入陸軍第9戰區37軍60師356團第4連,在軍長羅奇、團長李道泰麾下擔任彈藥兵,戍守汨羅江一帶。同月,日本南方軍與本土的海上交通瀕臨斷絕,且日本本土屢遭盟軍轟炸,日軍為了挽救頹勢,動員10個師團,發動「長衡會戰」,企圖打通平漢、粵漢與湘桂鐵路,以保持其南方軍後方的大陸交通線。
由於日軍戰力占絕對優勢,國軍乃採用運動戰防禦,退至湖南省汨羅市玉池山,日軍不僅切斷國軍,也往南長驅直入,先攻至衡陽市,再攻至廣東省韶關市。盧劍琴所屬部隊往西轉進玉池山。此山標高七百多公尺,寬一百二十華里(六十公里)。
長衡會戰的國軍。(網路圖片)
民國33年7月,日軍運輸部隊3千多匹騾馬隊誤闖玉池山,此時玉池山共有9支不同番號的國軍部隊,還有游擊隊,在沒有統一指揮的情況下,每位國軍、游擊隊員看到日本兵就打,但所有的攻擊只針對日軍,對於被強徵的中國民夫則予放行。經過4天浴血作戰,國軍大勝,三百多名日軍完全被殲滅,陳屍於三姐橋、洞沖虞一帶;而攻至廣東省韶關市的日軍,也未能打通粵漢鐵路。
物資裝備匱乏 革命情感深厚
盧劍琴說,玉池山區游擊戰打了40多天,完全沒有通訊,由於國軍日常伙食都靠當地百姓提供,但日軍侵華多年,湖南百姓每逢日軍來襲就得逃,一跑再跑,家中的雞、鴨、豬都沒了,一家僅剩一頭牛,能提供給國軍的物資也就有限,雖然湖南省湘陰縣被稱為魚米之鄉,糧食不缺。但部隊官兵每日僅能吃兩餐,上午9點和下午4點開飯,而且只配青菜吃,軍人經常處於飢餓狀態。
加上極度缺鹽,一斤鹽要用一百斤榖子來換,所以即便在玉池山大勝,宰殺俘獲的馬肉充當糧食,但沒有鹽可調味,馬肉味道偏酸,很難入口。幸虧山裡有地瓜,山泉水也很乾淨,偶爾挖地瓜果腹,對飢腸轆轆的弟兄不無小補。
日常穿著方面,夏天的軍服尚能符合需求,冬天的棉衣經常磨破,棉花都露出來。至於腳上穿的草鞋,都是軍人自己搓揉草繩編製而成。在武器裝備方面,國軍只有步槍、輕機槍、手榴彈、槍榴彈、六○砲,日軍則有飛機、迫擊砲、戰車,國軍也居於劣勢。
盧劍琴說,雖然物資不足,裝備落後,戰事艱辛,但同袍間有革命情感,都抱著「抗戰必勝,建國必成」的信念,他強調這是抗戰獲得最後勝利的主因。抗戰結束,他到了徐州裝甲兵教導總隊戰車第一團第三營贏部當文書。之後,到了南京市湯山步兵學校,民國37(1948)年遷至廣東樂昌,39(1950)年4月隨部隊撤退來臺灣。
1945年全面抗戰勝利,蔣中正率國軍高級將領到南京中山陵謁陵,告慰國父孫中山在天之靈。(網路圖片)
喜迎抗戰勝利 盧劍琴來臺考進黃埔軍校
民國40(1951)年,盧劍琴投考陸軍官校,自陸官24期砲兵科畢業,46(1957)年調特種作戰部隊,54(1965)年退伍。憶及抗日往事,盧劍琴仍有掩不住的熱情,他又唱出當年部隊中長官教唱、震撼人心的《勝利之歌》:
「八年抗戰,日本投降,勝利終屬於我;打倒了侵略的禍首,光復了錦繡山河;四萬萬同胞狂歡慶賀,高唱著勝利之歌。四萬萬同胞狂歡慶賀,高唱著勝利之歌。是誰在前方拼命,是誰領導神聖戰爭?別忘記,堅苦卓絕;別忘記,壯烈犧牲;更莫忘,慷慨仗義的友情,勝利的碩果,豈是容易長成?」
「從前是驚濤駭浪,而今列入四強,歷史艱鉅的工程擺在面前,我們哪能優遊徬徨?我們要振興教育,我們要重建國防;我們要增進同胞的生活,我們要發揚民族的光輝。努力!前進!奮鬥!緊張!要把生活的全面,當作烽火的戰場;這才能確保勝利,永奠和平,鞏固家邦。四萬萬同胞狂歡慶賀,高唱著勝利之歌!四萬萬同胞狂歡慶賀,高唱著勝利之歌!」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文章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click to here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https://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here:
https://blogtrottr.com/unsubscribe/L1/QgjSp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網誌存檔
- 12月 (11)
- 11月 (144)
- 10月 (25)
- 9月 (770)
- 8月 (1333)
- 7月 (1270)
- 6月 (1341)
- 5月 (1478)
- 4月 (1020)
- 3月 (759)
- 2月 (1367)
- 1月 (1510)
- 12月 (1510)
- 11月 (1491)
- 10月 (1536)
- 9月 (1464)
- 8月 (1549)
- 7月 (1529)
- 6月 (1472)
- 5月 (1550)
- 4月 (1454)
- 3月 (1546)
- 2月 (1397)
- 1月 (1516)
- 12月 (1537)
- 11月 (1481)
- 10月 (1519)
- 9月 (1500)
- 8月 (1546)
- 7月 (1504)
- 6月 (1500)
- 5月 (1550)
- 4月 (1459)
- 3月 (1541)
- 2月 (1400)
- 1月 (1534)
- 12月 (1516)
- 11月 (1500)
- 10月 (1550)
- 9月 (1408)
- 8月 (1550)
- 7月 (1550)
- 6月 (1488)
- 5月 (1513)
- 4月 (1499)
- 3月 (1550)
- 2月 (1378)
- 1月 (1521)
- 12月 (119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