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要闻-新浪新闻
新闻中心-新闻要闻
[财经]中国大妈的黄金迷局大起底 有钱有闲背后有推手(02/26 11:42)
http://go.rss.sina.com.cn/redirect.php?url=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zcsh/20140226/114218337342.shtml
Feb 26th 2014, 03:42
一群普通家庭主妇,突然把并不丰裕的退休金、积蓄全拿了出来,疯狂买进黄金,且数量庞大,震惊了世界。中国大妈的幕后推手是谁?中国确有这样的炒金一族,还是一个符号?她们今年还会继续投资吗?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李凌 见习记者 李杨
【声音】
"黄金饰品已经包含了工艺费、销售企业运营成本和利润,购买并不能起到保值升值的作用。"
【成名于四月】 10天扫走全球黄金年产量的10%
"我们就是所谓的'中国大妈'了。"在郑州市红旗路东段的路边,正在打麻将的一群老太太笑言,"中国大妈没有什么不好,不就是炒黄金赔了吗?我们买黄金的目的很简单,便宜、保值、升值。"张秀丽大妈说,现在干什么没风险?
中国大妈的成名得益于去年那场轰轰烈烈的抢金大战。
河南省钱币公司国家注册黄金投资分析师杜磊介绍,国际黄金价格在2013年4月12日至4月15日经历了一次震撼暴跌,直接从1550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307元/克)下探到了1321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261元/克)。
随后,来自各方的抢购黄金消息,让人们开了眼界。各个城市的"中国大妈"围堵金店,疯狂"抄底"黄金,国人就像买大白菜一样把金饰买回家。10天,300吨黄金被大妈们扫了,约占全球黄金年产量的10%。亚洲一度出现短暂性金荒。中国大妈就此一战成名。
【失意于年底】 上涨12年突然跌跌不休了
"其实,我们可能才是最早的一批'中国大妈'。"郑州市经三路一家银行的理财经理李女士说,2008年前后,黄金价格曾出现过大幅下跌。"才100多一克,银行里的人基本上都买了。后来,金价涨到了200多元,我们就把黄金都抛了。到2010年的时候,看黄金还有上涨的势头,就又把手头上的钱全都买成了黄金炒了一把。"
"去年,黄金结束了12年上涨行情,迎来了首次年度跌幅,炒黄金的90%都亏了。"工商银行[-0.30% 资金 研报] (601398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郑州市农业路分行理财经理宋理峰介绍,跌跌不休的金价,让"中国大妈"成为"高买低卖"的反面案例。
宋理峰说,如果以1000克的标准金条价格算,去年同期的价格是每克435元,近一周的均价约为290元,炒金条的中国大妈一年来平均每根账面亏损约14万元。
【今年开门红】 郑州又出现一次买走两斤金条的
进入2014年,金价出现大幅反弹并实现"开门红",两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近3%,关于黄金投资的乐观情绪再度扬起。2月22日为周末,郑州市多家黄金专卖店或大型商场黄金专柜纷纷开展各种优惠促销活动,并推出黄金300元/克,吸引了许多顾客前来争相抢购。
在一国有银行营业大厅内,"如意金条"实时报价为272.6元每克,"马年金条"报价为277.26元每克。该银行客户经理裴先生介绍,"2月23日那天,一个客户说是给女儿准备些嫁妆,一下子就买走了10根100克的金条。"
省黄金协会副会长任敏录认为,黄金饰品已经包含了消费品的属性,因此并不能保值升值。
【背后的推手】 理财师每天短信报价甚至代炒金
说到为何要炒黄金,不少大妈都说,他们当初除了受到同事、伙伴、亲戚朋友的带动外,主要是受了专业人员的鼓动才动的心。确实如此,黄金大妈的背后都有推手:要么是银行理财经理,要么是黄金公司的营销人员,要么是炒金公司。
张秀丽大妈说,她第一次去工商银行咨询时,理财经理告诉她:"黄金是硬通货,无论是我们银行工作者,还是业内的专家,都比较看好。"
"还有最省事的一种办法,就是开个网上银行,把密码告诉我,我可以帮着你炒金,一年保证有50%的利润。"大妈说,银行的人说的话,她们都比较相信。
"凡是到金店的顾客,都会有理财师出面接待,讲的我们也听不太懂,但一听都会多多少少买。"在一家金店买了不少金条的刘大妈介绍,而且理财师几乎每天都会发短信,告诉当天的黄金价格,应该买进或是卖出,有时听他们的建议,还真能赚到钱。"但到了去年后期黄金大跌的时候,这些理财师几乎就找不见了,打电话也不接。"
【大妈在哪儿】
她们只是有钱有闲的中国投资群体缩影
"中国黄金太少,中国大妈抢购黄金,是'藏金于民'。"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宋向清关注中国大妈已久。他分析说,"中国人对黄金的喜爱和大规模购买早已有之,自古就有存金藏银的习俗。"
"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拿出日常生活方面基本用不着的那些钱,悄悄地买几根金条,压在箱底或存在银行。然后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去公园下下棋、散散步。过几年一看,黄金真升值了不少,"宋向清介绍,"中国大妈不过是到海外大手笔淘金的中国消费者的一个符号,她们与去海外买房甚至买奶粉的人一样,都以大气魄的购买力震撼了当地人。""另外,大妈只是客户中的一部分,大叔和年轻人也不少,只是买卖的产品不同,大妈更张扬而已。"他介绍,比起激进的年轻派,大妈出手"稳"字当先,"五六十岁年纪的人,多少手里都有些闲钱。他们有时间,又喜欢跟风,还喜欢张扬,结果,就成了投资群体的'代名词'。"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https://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here:
https://blogtrottr.com/unsubscribe/L1/fdP4g9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網誌存檔
- 12月 (11)
- 11月 (144)
- 10月 (25)
- 9月 (770)
- 8月 (1333)
- 7月 (1270)
- 6月 (1341)
- 5月 (1478)
- 4月 (1020)
- 3月 (759)
- 2月 (1367)
- 1月 (1510)
- 12月 (1510)
- 11月 (1491)
- 10月 (1536)
- 9月 (1464)
- 8月 (1549)
- 7月 (1529)
- 6月 (1472)
- 5月 (1550)
- 4月 (1454)
- 3月 (1546)
- 2月 (1397)
- 1月 (1516)
- 12月 (1537)
- 11月 (1481)
- 10月 (1519)
- 9月 (1500)
- 8月 (1546)
- 7月 (1504)
- 6月 (1500)
- 5月 (1550)
- 4月 (1459)
- 3月 (1541)
- 2月 (1400)
- 1月 (1534)
- 12月 (1516)
- 11月 (1500)
- 10月 (1550)
- 9月 (1408)
- 8月 (1550)
- 7月 (1550)
- 6月 (1488)
- 5月 (1513)
- 4月 (1499)
- 3月 (1550)
- 2月 (1378)
- 1月 (1521)
- 12月 (119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