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 - 24小時全球新聞滾動
大紀元, 全球中文綜合網站 - 新聞, 媒體, 中國, 大陸, 台灣, 香港, 澳門, 北美, 國際, 評論, 體育, 娛樂, 財經, 科技, 生活, 健康, 美食, 文化, 文摘, 圖片, 等等。
美國亞裔非法移民生活在陰影中
http://www.epochtimes.com/b5/13/6/26/n3903115.htm%E7%BE%8E%E5%9C%8B%E4%BA%9E%E8%A3%94%E9%9D%9E%E6%B3%95%E7%A7%BB%E6%B0%91%E7%94%9F%E6%B4%BB%E5%9C%A8%E9%99%B0%E5%BD%B1%E4%B8%AD.html
Jun 26th 2013, 23:10
【大紀元2013年06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飛編譯報導)2008年湯尼.蔡(Tony Choi)是美國肯德基州伯裡亞學院(Berea College)的二年級學生,當時正處於經濟危機時。蔡的學校面臨著資金短缺,不得不削減了他的獎助學金。同時,他在新澤西州的母親被診斷為二期乳癌。他的教育前景似乎很可怕,他覺得很無力。更糟糕的是,他是一名非法移民。
《大西洋月刊》報導,5年後,蔡在位於紐約皇后區法拉盛的「社區行動MinKwon中心」(MinKwon Center for Community Action)上班,他每天來回花兩小時時間搭乘巴士和火車從新澤西州Little Ferry趕來上班。
法拉盛曾是以白人為主的社區,自70年代以來發生了重要的人口變化,首先是臺灣人,然後是韓國人,最後中國大陸人激增。今天,法拉盛是大紐約地區最大的亞裔聚集地之一。法拉盛中心街道的商店標誌和廣告牌也多為中文。
任何亞裔非法移民能輕易地融入這個繁忙的社區。皇后區7號社區委員會的區域經理瑪麗蓮.比特曼(Marilyn Bitterman)估計,在她的轄區內有約4萬名非法移民,包括法拉盛市中心。據皮尤拉美裔中心(Pew Hispanic Center)的最新報告,2011年美國有1,110萬非法移民,相當於美國人口第7大州——俄亥俄州的總人口數量。
24歲的蔡在韓國首爾出生長大。1997年在亞洲金融風暴發生時他家的木材公司破產了,迫使他們宣佈破產。隨後他們家住房被銀行法拍。「我們沒有計劃成為非法移民14年之久。」蔡說。「我們利用旅遊簽證進入美國,有意調整身份。但機會從未出現過。」
蔡被家人禁止向任何外人透露這一秘密。自他年少時,被遣送回國的恐懼就深深地扎根於他的腦海中。「我父母、姐姐說,不要對任何人透露你的移民身份。」他說。「而每當我提起這個話題時,他們會說,『你是不是真的希望警察來敲破我們家的門?』」
與拉丁裔相比,亞裔非法移民傳統上不太出聲。媒體上播報的公開談論自己身份的非法移民多為拉丁裔。相比之下很少看到亞裔在電視上談到這一問題。
移民專家同意,拉丁裔佔據移民辯論中的顯著部份,這歸功於拉丁裔人數眾多。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他們佔據非法移民人數的16.3%,而亞裔只佔5%。這使拉丁裔成為比亞裔更大的投票團體,從而更具政治影響力。
「亞裔非法移民可能會總結說,這是場戰爭,必須由拉丁裔社區來發動並贏取。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教授移民法律的加布裡埃爾.展(Gabriel Chin)說。「在移民改革中拉丁裔的涉足將是全社區性的,無論是非法還是合法移民。」
在美國前10大非法移民來源國中有5個亞洲國家,但其中只有兩個——韓國和菲律賓-—為《延遲遞解法》(Deferred Action for Childhood Arrivals,簡稱DACA)申請人的來源國。而亞裔移民僅佔據所有收到的延遲遞解申請的2%。相比之下,十分之七的申請人為墨西哥裔。
今年3月,蔡踏上了從加州到華盛頓特區的3000英里路程,支持被提議的《夢想法案》。去年夏天,他與數十名其他年輕的非法移民一起出現在《時代》週刊的封面上。「我突然就被公開了。」蔡說。
但蔡的經歷對亞裔來說很罕見,多數亞裔不願意曝光。他重複強調說。「我在想,我的社區怎麼啦?這就是我開始組織的原因之一。」
蔡表現了謹慎樂觀的態度。「我們希望今年會出現某種形式的全面移民改革。」他說。
(責任編輯﹕白玉)
美東時間: 2013-06-26 10:10:16 AM 【萬年曆】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3/6/26/n3903115.htm美國亞裔非法移民生活在陰影中.html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http://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here:
http://blogtrottr.com/unsubscribe/L1/QgjSp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網誌存檔
- 12月 (11)
- 11月 (144)
- 10月 (25)
- 9月 (770)
- 8月 (1333)
- 7月 (1270)
- 6月 (1341)
- 5月 (1478)
- 4月 (1020)
- 3月 (759)
- 2月 (1367)
- 1月 (1510)
- 12月 (1510)
- 11月 (1491)
- 10月 (1536)
- 9月 (1464)
- 8月 (1549)
- 7月 (1529)
- 6月 (1472)
- 5月 (1550)
- 4月 (1454)
- 3月 (1546)
- 2月 (1397)
- 1月 (1516)
- 12月 (1537)
- 11月 (1481)
- 10月 (1519)
- 9月 (1500)
- 8月 (1546)
- 7月 (1504)
- 6月 (1500)
- 5月 (1550)
- 4月 (1459)
- 3月 (1541)
- 2月 (1400)
- 1月 (1534)
- 12月 (1516)
- 11月 (1500)
- 10月 (1550)
- 9月 (1408)
- 8月 (1550)
- 7月 (1550)
- 6月 (1488)
- 5月 (1513)
- 4月 (1499)
- 3月 (1550)
- 2月 (1378)
- 1月 (1521)
- 12月 (119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