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 - 24小時全球新聞滾動
大紀元, 全球中文綜合網站 - 新聞, 媒體, 中國, 大陸, 台灣, 香港, 澳門, 北美, 國際, 評論, 體育, 娛樂, 財經, 科技, 生活, 健康, 美食, 文化, 文摘, 圖片, 等等。
美國知道劉醇逸跟中共干 FBI立案踢他出政局
http://epochtimes.com/b5/13/4/4/n3838506.htm
Apr 4th 2013, 07:22
【大紀元2013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新、林劍峰報導)正在被美國聯邦政府調查中的紐約市主計長劉醇逸(John C Liu)於2013年3月17日高調宣佈競選2013紐約市長。劉醇逸的兩名主要競選助手募款舞弊案將在4月15日在紐約南區聯邦法庭開審。一般的政客在出現諸如此類的醜聞後會主動辭職究責。為何劉醇逸如此反常?
守護美國同盟副主席劉國華表示,劉醇逸的特點是每次參加競選的經費都非常充足。多年來,劉一直與中共海外特務組織及僑領走的很近。劉的競選是中共在背後操縱。美國政府知道劉醇逸跟隨中共,鑑於為國家安全考量,才不惜花三年多時間一直調查劉。跡象顯示,FBI意圖先對其身邊助手發起進攻,進而攻破防線,劍指劉醇逸。
美國主流價值:強調誠信不撒謊
1620年,102名為追求信仰自由而登陸美國的清教徒,成為現代美國的先祖。由於這個特殊的歷史原因,美國的建國原則崇尚信仰自由,維護每個人的自由與公義。另外,美國是個相對誠信度比較高的社會,監督的機制通常並不是非常嚴格。但是一旦發現某人舞弊、撒謊,不但這個人信譽掃地,而且懲罰也相當嚴厲。
守護美國同盟副主席劉國華說,劉醇逸多次撒謊被曝光,但這次在3月17日劉說潘心武侯佳案是有政治企圖的「政治迫害」,則是一個新的謊言。
劉醇逸的說法是,他在擔任紐約主計長期間不畏權貴,在查處紐約市府貪污腐敗案件在做了大量的工作,為市府省了很多錢,聯邦政府不去幫助他調查腐敗案件,卻反過來調查他。
對此,劉國華表示,劉醇逸自2010年初才開始任職紐約市主計長,而FBI已明確表明,聯邦政府立案調查劉始於2009年底,並不是在劉擔任主計長之後,是劉還沒有「調查紐約市貪污腐敗案件」之前就發生了,而且調查一直進行了三年多。
「也就是說,聯邦政府立案調查劉與劉查處貪污腐敗案件沒有關聯。並非是如劉所講的是他因向權貴挑戰而遭到打壓。」
劉國華說,在這個問題上,劉是偷換概念,其目的不僅是轉移公眾視線,從根本上也混淆了聯邦政府對他在舞弊與親共方面的調查性質,與此同時,劉挑起美國華裔移民對美國政府的不滿情緒,讓華人們認為美國政府對華裔移民有歧視,從而使華人對他產生同情心。
劉國華說,劉醇逸的這個說法其實已經遠遠超過撒謊,他應該為自己的言行承擔責任。
美國主流社會開始拋棄劉 呼其辭職下台
劉醇逸在競選過程中多次撒謊被媒體曝光,並且在FBI調查員發現其手下諸多募款舞弊現象後不承擔責任,其人品及領導力受到極大質疑,美國主流媒體紛紛發表文章,呼籲其辭職下台。
民主黨籍紐約州長庫默(Andrew M. Cuomo )拒絕讓他參加2012年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紐約郵報》報導劉醇逸的競選發言人George Arzt證實此事對劉的打擊相當大。
被稱為「將紐約市從最黑暗中拖出來」的富有傳奇色彩的紐約前市長郭德華(Ed Koch) 曾公開要求劉醇逸辭去公職。
91歲的皇后區民主黨元老、前紐約市議員Julia Harrison表示,「我認為他應該做,但是他卻永遠不會做的事情就是辭職、道歉並永遠退出政壇。」
一般的政客在出現諸如此類的醜聞後會主動辭職究責。為何劉醇逸如此反常?劉國華說,劉是被中共選中在海外的一個代言人,現在他已身不由己,不得不聽從中共的擺佈,逆其道而行。
請關注大紀元的廣告商家,向朋友推薦大紀元,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網址: http://epochtimes.com/b5/13/4/4/n3838506.htm 美東時間: 2013-04-03 18:22:52 PM 【萬年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Jousting With Toothpicks - The Case For Challenging Corporate Journalism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19-jousting-with-toothpicks-the-case-for-challenging-corporate-journalism.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http://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here:
http://blogtrottr.com/unsubscribe/L1/QgjSp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網誌存檔
- 12月 (11)
- 11月 (144)
- 10月 (25)
- 9月 (770)
- 8月 (1333)
- 7月 (1270)
- 6月 (1341)
- 5月 (1478)
- 4月 (1020)
- 3月 (759)
- 2月 (1367)
- 1月 (1510)
- 12月 (1510)
- 11月 (1491)
- 10月 (1536)
- 9月 (1464)
- 8月 (1549)
- 7月 (1529)
- 6月 (1472)
- 5月 (1550)
- 4月 (1454)
- 3月 (1546)
- 2月 (1397)
- 1月 (1516)
- 12月 (1537)
- 11月 (1481)
- 10月 (1519)
- 9月 (1500)
- 8月 (1546)
- 7月 (1504)
- 6月 (1500)
- 5月 (1550)
- 4月 (1459)
- 3月 (1541)
- 2月 (1400)
- 1月 (1534)
- 12月 (1516)
- 11月 (1500)
- 10月 (1550)
- 9月 (1408)
- 8月 (1550)
- 7月 (1550)
- 6月 (1488)
- 5月 (1513)
- 4月 (1499)
- 3月 (1550)
- 2月 (1378)
- 1月 (1521)
- 12月 (119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